里加,為拉脫維亞首都,也是波羅的海三小國中最大的都市,老城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印象中的里加,應該說拉脫維亞,從前被蘇聯統治,從前從歷史課本讀到冷戰時期的鐵幕界限,讓我對該國映像存在於黑黑灰灰的感覺。拜訪一趟里加,讓我對此國完全改觀,原來拉脫維亞也是個色彩繽紛的國度,老城區的建築各色都有,讓我想到在澳門時看到五顏六色的歐洲建築。順到一提,里加跟台北是姊妹市。當然,鄰近的塔林跟維爾紐斯也是。

2014年1月1日起,拉脫維亞加入歐元區,在這之前是採用拉特,因為加入歐元區,使得我收集不到該國特有貨幣。好在之前換的歐元還有剩,不用特別提領。

里加的特產,琥珀與Black Balsam酒(在超市買筆在機場買便宜許多,一定要在超市買)。琥珀可能是波羅的海的特產,我在維爾紐斯跟聖彼得堡都有看到。下圖為在里加老城區的琥珀攤販。另外還有販售手工毛線製品。


誰說在東歐不能享受生活?建築無趣?
餐廳的露天座位區跟不同風格的建築,絕對讓你眼花撩亂。
其實我覺得里加跟斯德哥爾摩有點類似,但街道寬了點。


里加聖彼得教堂
第一天就看到了里加聖彼得教堂(Riga Cathedral),是波羅的海最大的中世紀教堂,始建於13世紀,鄰近於里加最大的河-道加瓦河,登上教堂塔頂(,可以俯瞰整個里加。參觀教堂跟登頂需要支付9歐元。


第一天沒有體力登頂(雖然有電梯),想說隔天再來好好參觀。
隔天一早便直奔大教堂,剛好有舉辦琥珀工藝品展覽,關於飾品的領域我很有興趣。

教堂大門。木門為半掩飾,推開後進去買票便可以參觀。


同時也有展示一些在琥珀內的昆蟲,這種一定很貴。


我是先參觀完琥珀展後,才登頂看風景。教堂內部迴廊。
這邊有個有趣的部分,裡面有展示一個雕像,應該是複刻縮小品,但卻說是真品。
是有位洋人遊客發現,還跑來跟我討論XD


教堂內的照片,從教堂的官網內可以看到,這邊就不多PO上來。


教堂內有一用舊里加市區描繪圖來當作裝飾。


前往搭乘電梯,意外發現里加大教堂尖頂的變化。


電梯內有專人控制,需要出示票根。
當初我的票根不知道收哪去了,但驗票人員也沒要我出示。

塔頂風光真的無限,超美的。
可以看到部分老城區跟火車站。


道加瓦河跟整修中的里加圓頂教堂。


剛好有火車頭通過橋樑。


遠方尖塔為里加廣播電視塔,為歐洲第三高塔,建於蘇聯時代。


其實教堂塔頂是有安全防護措施,不可能直接就可以拍照,需要將手伸出柵欄。


里加市政廳廣場
是個拍照好地方,也是知名歷史建築聚集地,可以看到黑頭屋。不過我去的時候黑頭屋沒有開放,可惜。
黑頭屋興建於14世紀,屬於黑頭兄弟會,為在里加的未婚德國商人的行會。此建築曾在二次大戰遭遇德軍轟炸,現存建築有部分為重建。為何叫作黑頭屋? 有一說是因為看守者為黑人的緣故。

另廣場上有一雕像-為Roland,代表中世紀的司法機關。


廣場內可以找到遊客中心,就位在黑頭屋旁,可以獲得一些旅遊資訊。另有郵筒可供寄明信片使用。


我在市政廳廣場,居然忘記市政廳的建築...

在市政廳廣場附近有一個博物館,名字有點沉重-拉脫維亞被佔領時期博物館,展示被蘇聯與德國占領時期的文物與文件。


在博物館前有一紀念碑-Monument of Riflemen,建於蘇聯時代,難怪穿著有蘇聯風格。
這三個人有個悲傷的故事。


市政廳廣場附近有里加科技大學,會不時有學生出沒會停腳踏車。


老城區亂走

在老城區很容易發現賣琥珀的店家。


當地水溝蓋,從日本帶來的好習慣,出外一定要看看腳下。


老城區的一處廣場,有幢建築壁上有彩繪,增添不同風采。


拉脫維亞是個女多男少的國家,之前有新聞報導,拉脫維亞女孩很難找到結婚對象,讓我的台灣男性朋友對這個國家充滿想像。到了該國,也確實如此,在路上看到的女孩兒比男孩兒多。重點是女孩兒很正又會打扮。
有圖有真相。


來到一處大廣場,直直走可以到麥當勞、自由紀念碑等地。


里加也有像是Youbike一樣的設施。


之後就走到了自由紀念碑與帶狀公園,但這部分我想寫在另一篇遊記,里加的水岸跟公園讓我十分喜歡,跟台北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

主題回到老城區建築,這是在拉脫維亞戰爭博物館附近的建築,上頭有拉脫維亞各地的市徽。
最上頭便是里加的市徽。


拉脫維亞戰爭博物館
最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便有,現有建築是在1937-1940年間所建。
免費參觀,內有展示一些戰爭時期的武器,不過說明為拉脫維亞文。但館方很貼心,有準備英譯本,可以在館內帶著走;另外,也有展示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跟立陶宛的獨立運動。主要還是介紹拉脫維亞的獨立運動及所受到的阻撓。1989年,波羅的海三國發起了一次和平示威活動名為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三國居民手牽手,約有六百萬人參與,橫跨了三國的國境。此事件為波羅的海三國脫離蘇聯重要事件。
2009年,記錄Baltic Way的文件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
Baltic Way的事件很重要,連去維爾紐斯參觀時都有看到。
館內應該是可以拍照的。


戰爭留存下來的武器。


戰車。門進去就是展示關於拉脫維亞獨立運動的資料。


位在Swedish Gate附近的城牆。


另一面,有許多餐館。附近不遠便會到Swedish Gate。


Swedish Gate瑞典門
是里加老城區唯一保留下來的城門,建於1698年,可通往城外的瑞典軍營。
門上有一生氣的獅子,表示請入侵者離開之意。


另一面。


瑞典門附近有一立體藝術,很有意思,本來想走城牆後的路,但發現有人在擁吻,還是改道吧。


老城牆。


里加城堡
建於14世紀,15-16世紀徹底重建,瑞典人占領城堡後又再修築。現在為拉脫維亞總統官邸。
會取這個角度是因為城堡在整修啊,很難拍照。


其實近看可以發現有很多剝落的地方。


城堡的一部分。


位在城堡附近的教堂,名為Virgin of Anguish Church,這風格讓我想起赫爾辛基的白教堂。


三兄弟之屋
據說塔林有個三姊妹之屋(我去的時候怎麼沒看到?)
照片最右邊的建築為里加最老的民居,窗戶大小各異,以前按照窗戶大小來徵稅為了避稅故將裝戶改小。
最右邊的建築有六百多年歷史,其餘兩棟則建於17世紀,現為建築博物館。
有一說法是這三棟建築的主人都來自同一個家族。

曾看到某個部落格遊記,三兄弟之屋前的街頭藝人會演奏台灣民謠!!!還錄影存證。
但我去的時候他們在休息了。


三兄弟之屋的最老民居門口。


現為拉脫維亞建築博物館。


里加圓頂大教堂
現正整修中。
又名聖瑪莉大教堂,


這邊接近自由紀念碑。
位在購物區附近,有很多露天座椅區,涼風配陽光再適合不過。


雖說是老城區,該有的便民服務還是有。服飾店也有喔,喜歡逛街別錯過。
如提款機-SEB,瑞典的銀行都來開分行了。


便利商店內有咖啡機,跟瑞典一樣,自己選擇口味後,再拿到櫃台結帳。
我就在便利商店內喝咖啡吃午餐。


老城區也有觀光巴士。


老城區小雖小,但十分精緻,常常一個轉角便是不同的風情。
跟塔林的老城區感覺不一樣,里加的老城區跟現代藝術文化相容並存;塔林的則像是保留古時候的設計,走進去彷彿在古時代。

下一篇還是寫里加,主要寫帶狀公園(含自由紀念碑、水岸邊跟中央市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ver the 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