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來到第四天,當天行程為前往奧入瀨溪/十和田湖與青森睡魔之家,之後搭乘北海道新幹線,從新青森站到函館站。但當天發生新幹線北上線全線誤點,真是幸運。另外,奧入瀨溪這段行程,我爹不爽導遊不讓我們下去走奧入瀨溪步道,在那邊跟導遊吵,這風景很漂亮應該要下去走。雖然後來有走一小段,但這次旅遊我們是朋友招待,他朋友沒說話,自然我們也沒資格表示意見啊,因為這件事被我唸(我爸好可憐,常常被女兒唸)。這次團體旅遊,不是自助行,當初會下去走是因為規劃的行程是走完行程後就在十和田湖旁的王子飯店休息;而當天是要殺去函館啊,其實沒啥時間走奧入瀨溪步道。主照選吵架的奧入瀨溪銚子瀑布好了。
時隔五年又回到奧入瀨溪,五年過去,一家三人的腳都不好,爹:膝蓋開過刀、娘:髖關節開刀裝人工關節、我:踝關節韌帶斷過,這是什麼奇怪的組合?因此,在奧入瀨溪這段阿娘沒有下去走,就由我跟我爹走嚕,兩次都是夏天來,之後應該要挑秋天的,這樣才能看到多樣色彩的奧入瀨溪。從這段走到銚子瀑布大概半小時。
樹叢茂密配上溪流,真的好舒服啊,但走久也是會熱熱。
前一天白天有下雨,水勢有些湍急,但沒有到淹上岸的地步。
奧入瀨溪步道,顧著拍照,前後都沒有人。當年我們可是走了九公里,超猛。
湍急的水流,拍照好漂亮。
這瀑布叫什麼名字我忘記了,但之前跟爹娘走的時候有特別寫一篇奧入瀨溪網誌。
集合地點在銚子瀑布。
奧入瀨溪谷之歌。
銚子瀑布如昔,好像見到老朋友一般。
熊熊也跟著舊地重遊。
銚子瀑布旁的小瀑布,之前也見過呢。
從銚子瀑布旁走道上到幹道,準備搭車去吃午餐了。餐廳就在十和田湖旁邊。
這家也是專門在做團體客,一樓為紀念品店,二樓為餐廳。我還記得十和田湖的名產為姬鱒,肉偏紅,跟鮭魚一樣好吃。當年也吃過呢。
另一頭滿滿已經準備的餐點,等待遊客的到來。
吃飽飯後就到湖邊走走,這次沒有要遊湖了。
當年是搭船到子之口後,開始走步道。這次是走一小段後,搭車到原本2013年從青森站前搭巴士在十和田湖站下車附近用餐:レストランたかさご屋
這家餐廳,郭源治有來過,還簽名呢。在這家店,我爹差點又要買南部鐵器,不過同團有人買小的回家用。我在這邊買茶而已。
接下來大概搭兩個小時車程到青森站附近,去參觀睡魔之家。
日本東北地區有三大祭典:仙台七夕、秋田竿燈祭與青森睡魔祭,之前在2013年有去參加東北六大祭(當時舉辦地在福島)一次看足。2019年的東北六大祭也是在福島呢。通常都在六月初左右。
睡魔之家附近有青森著名地標:青森灣大橋。
青森港附近有許多倉庫,有些改為食堂。之前有去過。
睡魔之家外迴廊。
當天造訪睡魔之家時,外頭有活動,疑似祭典,有電視台在拍攝,還有西方男子要嘗試扛神轎,不知不覺就看入迷了。
有幾個在地小農攤販販賣當地食材,買了玉米十分好吃。
睡魔之家為兩層樓建物,從二樓開始參觀到一樓。因為睡魔燈籠都十分巨大,從二樓開始參觀可以了解每一年度的優勝的睡魔燈籠與其主題。
這是一樓展示的睡魔燈籠,另一區可以看到睡魔燈籠的內部結構。
這個燈籠位在入口處。
往二樓移動,走廊上頭有金魚燈籠。兩旁有說明各個年度的睡魔燈籠。
金魚造型睡魔燈籠,並介紹歷史。
許多單位都會製作睡魔燈籠,這邊有個關公造型的燈籠,栩栩如生。
瀧夜叉姬,這讓我想到之前看的小說陰陽師之瀧夜叉姬。我覺得這個睡魔燈籠十分精彩,水墨風格配上現代骷髏。
赤沼傳說,兩面人物不同,一面是類似動物,一面是神鬼大戰。
赤沼傳說另一面。
大鼓,有時也會有現場演出,感受一下祭典氣氛。
紅葉狩,在睡魔之家展出的睡魔燈籠,每一個主題都不一樣。基本上燈籠的圖案都是手繪!!!2017年獲得最優秀製作者賞。
來欣賞睡魔燈籠吧:火祭典,兩面圖案不同,每看到一個大型燈籠,都讓我讚嘆不已。
可以參觀燈籠內部,了解架構,這全部都是手工製作。
連燈籠的樑柱(?)都有邊號,我想這樣利於維修與分配扛燈籠的人力。近距離觀看真的不得了,是一個耗時耗人力的傳統技藝。
各部位拆解給你看結構,夠本。
鹿島神與要石,逛了一圈下來,主題不外乎神話、日本傳說與三國演義。
曾我五郎與御所五郎丸。這組燈籠主要是用昭和30年的竹子製作。製作此燈籠的技師已經傳承到第五代。
田村麻呂與鬼神樣。
睡魔之家還有許多親子活動與展覽,適合閤家參與。睡魔之家是值得參觀的地方,可以了解睡魔燈籠的製作手藝,還可以一次看到許多睡魔燈籠作品,近看真的會覺得每一個燈籠都是製作師傅的嘔心瀝血之作,工序之繁複,希望以後日本還是有年輕人傳承此技藝。(夏天來參觀還可以吹冷氣呢XD) 睡魔之家也有販售青森當地的農特產品,喜歡可以帶一些回家。(不小心就敗家了,還買了一罐蘋果果醬給主管,希望他吃得開心,他愛青森蘋果啊。)
參觀完睡魔之家後,在外面廣場看了一下祭典後便上車前往新青森站。當時的我們都不知道,新幹線延誤的事情。篇幅有點多,寫在下一篇好了。